您的位置:首页 > 选车 >

超级VAN明年一季度启动交付,李鹏称之为“当前客观环境下悠跑的‘MVP’

来源:盖世汽车 2023-09-25 18:46 阅读量:6902   

分享

近期,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悠跑科技首款基于滑板底盘研发的整车级产品悠跑超级VAN全球首次亮相。据悉,目前悠跑超级VAN各项整车量产测试均已完成,2024年一季度启动交付。

超级VAN初展悠跑“为场景造车”能力

此前,在业界多数人的印象中,悠跑科技是一家做滑板底盘的科技公司,如今来看,这似乎不够全面。例如就悠跑超级VAN而言,悠跑就不仅仅提供底盘部分,还参与了整车设计,包括造型设计,并拥有相关的专利。

而从这一专为城市物流场景打造的纯电物流车来看,悠跑科技在上述方面确实“有点东西”。按照官方说法,超级VAN基于全新商用车纯电架构正向开发,具备“四大超级产品力”:

超级能装:源自UP超级底盘的高得舱率,较同等车型,超级VAN货舱容积提升20%,载重能力提升30%,且能轻松停进一个轿车车位,符合城市物流场景。

不仅如此,“一低一高”的货舱设计让日常搬运货工作更为人性化,地板高度仅0.5米,可一步轻松登舱;高货舱设计,实现舱内站立式工作,减少体力工作者的常见职业病。

超级能省:超级VAN拥车成本较同等运力车型低8%。这得益于强续航低电耗的技术先进性,0.3整车风阻系数,叠加智能能量回收模式等。据悉,同等容积/电量下,超级VAN的CLTC续航里程可提升15%。

超级安全:超级VAN遵循乘用车安全标准研发,底盘、车架、车身高强度钢应用比例达到欧洲N1类安全标准。同时配备One-box,并可配置自动刹车辅助系统,有效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智能补电和7*24智能监控,高效保障车辆的运营利用率,同时降低保险费用。

超级智能:超级VAN拥有专属物流场景的数字货舱,实现货舱容积和载重的实时监测,提升运营效率;乘用车级别的智能座舱,手机互联、手机蓝牙钥匙、APP远程控车、自动大灯、自动雨刮、电调后视镜等均为标配。此外它具备整车FOTA的能力,可升级所有车辆控制器。

值得注意的是,悠跑超级VAN还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客户定制服务,可根据客户经营需求,提供咖啡场景、零售场景等多种模块化车身方案,也可快速拓展微卡、房车等车型。

悠跑科技创始人、CEO李鹏表示,悠跑超级VAN在城市物流场景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上极具优势,验证了悠跑UP超级底盘“为场景造车”的能力。

做物流车是“永攀高峰过程中的沿途扎营”

在李鹏看来,悠跑只是“打了个样”,应该有更多的聪明人,基于场景对车做二次定义,或者基于其底盘做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车身,为他的场景打造极致的用户价值。

事实上,除了打造超级VAN之外,悠跑还曾宣布携手拥有1700万越野爱好者的“越野场景”拥有者越野e族,基于全线控悠跑UP超级底盘共同打造“越野场景”的系列用车。

李鹏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坦言,尽管悠跑推出的第一款整车级产品是物流车,但这不是其认为最能够改变场景定义的一款产品,而是当前的客观环境下,悠跑的一个MVP。

“我们在滑板底盘方面有很多技术创新,但如果你今天就要去搞一辆高大上,足够把全线控都用上的车去创业,你融的钱不一定够,产投也不一定敢给你,因为这个钱看不到任何落地的希望。”

李鹏认为,企业应该基于精益创业的方法让自己的产品尽快的和市场和用户发生连接,获取用户的实际反馈,同时产生现金流。“虽然滑板底盘有很多技术迭要做,这也是我们的理想,但勇攀高峰的过程当中需要沿途扎营,一个一个营走,这样公司才健康。”

未来或不只是为中国电动车厂服务

悠跑的投资者们,应该是认同这一点的。

今年5月,悠跑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合肥产投领投,东创投资、火眼资本、经纬创投、创世伙伴CCV、真格基金等跟投,资金主要用于推进悠跑UP超级底盘技术创新,以及基于此打造的电动商用车和电动越野车两款产品的研发及量产工作。

而据李鹏此次透露,悠跑已获合肥产投连续两轮领投。

尽管包括合肥产投在内的投资者们并非一无所求,例如在今年5月融资公布之时,悠跑科技便宣布已将集团总部落户在合肥肥西,未来将以合肥为中心,建立覆盖商用车 、乘用车系列车型以及滑板底盘的完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据悉这便是合肥产投所提出的一个条件。

但时值资本寒冬,能够连续将钱投向悠跑,仍足以证明其对悠跑的支持与看好。

对此,李鹏表示十分庆幸,“一开始有大的美元基金的加持,中间有博世这样的产业巨头的支持,最后连续两轮获得合肥产投以及众多资本的加持,让我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他还提到,活在中国的汽车供应链下“非常幸福”,“中国的供应商太卷了,卷的结果就是,我们厉害了,卷出来的‘剩者为王’,我们的竞争力,我们的灵活性,我们对用户服务的这种意识,我觉得中国电动车行业现在就是独步全球。”

鉴于此,他也指出,悠跑未来的商业模式,可能也不只是为眼前所看到的这些中国电动车厂服务,海外也会慢慢有自己的电动市场出来,他们也需要有人能给他们提供能力,“他们来到中国,如果要选定三十家供应商,那首先至少要乘以五,就是至少要找到一百五十个供应商,去跟他们询价,去跟他们沟通,而不是所有厂商都有这样的能力,甚至是商业的耐心,这时候,如果有人帮他做了集成,他为什么不用呢?”

“当大家把这些事情基于我们的产品打开的时候,很多当年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现在就理解了。”李鹏最后表示,“我们很感恩,我们能活到今天,能让大家看到我们的产品,用产品来解释大家的疑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