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74岁“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再换战场,复盘4段传奇造芯履历

来源:IT之家 2022-05-18 20:05 阅读量:14925   

分享

被称为中国半导体行业教父的张汝京今年已经74岁了不久前,他刚刚完成了另一次职业转变——离开青岛新恩,加盟上海吉它半导体

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出生在南京,后来移居台湾,在美国成名,并创办了中国大陆领先的芯片制造公司SMIC。此后,他积极投身于芯片产业的建设和发展:66岁创办了mainland China第一家300毫米硅片企业上海新盛半导体,70岁创办了mainland China第一家CIDM样板企业青岛新恩半导体...

现在,张汝京的简历又更新了——他是吉它半导体公司的执行董事和吉它学院的院长。

日前,张汝京在吉它半导体临港厂区做了一场关于企业文化的讲座,听众近2000人。

在mainland China的过去20年里,这位著名的芯片工厂专家为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从半导体材料到晶圆制造,每一个开创性的项目都在填补当地供应链的薄弱环节现在的他依然斗志昂扬,在一家专门做特色工艺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踏上了全新的征程

01.49岁加入实达半导体,为了在mainland China建厂,同意合并。

张汝京于1948年出生于南京不到一岁,他和父母搬到了中国台湾省1970年毕业于台湾省立大学工程科学系,后赴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攻读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张汝京先在美国化工公司和液氮液氧供应公司工作,后进入美国老牌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在此期间,他被推荐进入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电气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在任职德州仪器时,张汝京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波,意大利,台湾省等地设厂,先后主导和参与了10多家晶圆厂的建设,被称为美国半导体界的工厂狂热分子。

离开德州仪器后,张汝京于1997年加入中国台湾省的实达半导体公司在他的领导下,三年后,实达半导体开始盈利,成为中国台湾省第三大半导体制造商

由于实达半导体的出色表现和UMC的兼并扩张,代工龙头企业TSMC感到迫切,投资50亿美元收购实达半导体张汝京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当TSMC创始人张忠谋问他双方能否合并时,他只提了一个建议:第三家半导体工厂能不能建在中国大陆

张汝京提议将合并后的第三家工厂建在中国大陆。

张汝京回忆说,当时,这个建议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说不好。

可是,收购实达半导体后,TSMC无法兑现在大陆建厂的承诺张汝京放弃了在TSMC的股份,带着妻子和皮带回到中国大陆,投身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02.52岁时,他创立了SMIC,抛弃了台湾省户籍,创造了一个芯片领袖。

张汝京的爱国主义精神来自他的父亲,中国著名炼钢专家张锡伦据张汝京回忆,张锡伦曾问他什么时候能回中国建厂这句话一直扎根在张汝京的心里

这句话不仅体现在张汝京当时,创立SMIC的100多名员工来自海外,而台湾省同胞有300多名,他们都是因为家国情怀而回国服务的

2000年,张汝京和时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的江上洲一拍即合,在上海张江创办了SMIC成立之初,SMIC是一家面向世界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其股东包括高盛和华登国际等外国基金,以及北大青鸟等中国公司同时,为了避免瓦塞纳尔协议的限制,SMIC被并入开曼群岛

江舟和张汝京

SMIC的建立并不容易2005年3月,张汝京受到中国台湾省经济事务部门的指控和处罚当时,张汝京拥有美国国籍和中国台湾省的户口台湾经济事务部门指控他非法投资,并判处张汝京新台币500万元罚款

据SMIC当时的发言人黎智英说,台湾当局给了张汝京两个选择:撤回投资或接受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当时SMIC的许多员工都在中国台湾省注册,但他们没有受到指责吉米·赖说,由此可见,台湾省当局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是很有选择性的

面对巨额罚款,张汝京选择放弃台湾户籍,继续创办和经营SMIC。

SMIC的成立将中国大陆的晶圆制造实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位于北京的12英寸晶圆厂是中国大陆第一家12英寸晶圆厂2003年,SMIC的晶片销售额上升到3 . 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芯片供应商

2004年,SMIC相继在港交所和纽交所上市,融资近18亿美元。

可是,SMIC的快速增长引起了行业领袖TSMC的注意自2003年以来,TSMC已经对SMIC发起了几起专利诉讼

日前,SMIC在TSMC提起的加州诉讼中败诉几天后,SMIC宣布与TSMC达成和解,要求其向TSMC支付2亿美元和SMIC总股本的10%因此,张汝京辞去了SMIC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据报道,这也是TSMC和解的条件之一

张汝京的离开并没有使SMIC和他自己消沉江舟和原华虹集团CEO王宁国接任SMIC董事长兼CEO后,加速了SMIC的发展,并于2010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张汝京离开后,继续自己创业,从SMIC创始人到中国半导体行业教父

3.66岁创办新胜半导体,打破12寸硅片。

竞业禁止期间,张汝京投资创办了LED公司英瑞光电,其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竞业禁止期结束后,张汝京继续投身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实现大尺寸硅片的国产化

硅片俗称硅片,是芯片的主要原材料,占芯片制造材料成本的37%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硅片市场份额逐渐集中在日本信越化学,日本高盛,韩国SK siltron,中国台湾省环球晶圆,德国实创等五家硅片巨头手中,五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

半导体晶圆产业链和全球主要晶圆企业。

虽然中国大陆是全球重要的硅片市场,但其国内自给率很低,mainland China大尺寸半导体晶圆产能基本为零。

2014年6月,张汝京受邀在上海临港重型装备区设立新盛半导体,总投资约68亿元,专注于半导体300mm硅片。

鑫盛半导体成为国产大硅片的破局者,承担并全面完成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40—28nm技术节点300mm硅片研发,承担20—14nm 300mm硅片成套研发及产业化专项。

4.70岁的创始人青岛新恩去年11月就有离职传闻。

2017年,张汝京在新盛半导体的三年任期结束年近七旬的他,转身又创办了半导体制造企业青岛新恩对于离开新盛半导体,张汝京回应称,300mm硅片本来就是给国家做的,他对IDM更感兴趣

青岛欣恩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由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会,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欣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最终受益所有者为青岛市人民政府。

在青岛新恩的帮助下,张汝京提出了最适合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商业模式——CIDM,即协同集成电路制造。

在这种模式下,10—15家企业共同投资芯片设计,工艺研发,生产,封装,测试和销售等,并把这些企业捆绑在一起,实现共赢张汝京认为,在CIDM模式下,这些公司不仅可以共享资源,还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可是,青岛欣恩的成立并不顺利原计划2019年底投产,预计今年全面投产2019年12月,青岛新恩主楼封顶,8寸设备开始搬入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和股东变更影响了新恩的生产时间

青岛新恩厂房封厂仪式

去年8月,青岛新恩宣布其8英寸工厂投产成功,投产产品为功率芯片,良品率超过90%其光掩模工厂也在同期完成了产品交付

2021年9月,国银租赁签署两份融资租赁合同,向青岛鑫恩融资29亿元11月,国银租赁再次发布公告,宣布与青岛新恩签署融资租赁协议,以先购买设备后租赁的方式向青岛新恩融资27亿元

在青岛新恩获得新融资的同时,有传言称张汝京在11月中旬左右离开新恩,加盟上海吉它半导体。

去年11月,有媒体报道称,张汝京离开新恩,加盟吉它半导体。

上海吉它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背后坐落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的华大半导体。

铁塔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特色技术的芯片制造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制造汽车电子芯片和IGBT芯片的企业,在模拟电路和功率器件芯片OEM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目前,吉它半导体在上海浦东新区和徐汇区拥有两家工厂,已建和在建产能分别为6英寸7万片/月,8英寸11万片/月,12英寸5万片/月和3万片/月碳化硅产品。

日前,吉它半导体宣布完成80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大半导体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SAIC,小米长江基金,汇川科技和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

05.结语:张汝京三次离开见证了国产半导体的发展。

在张汝京创业的20多年间,中国半导体行业不仅见证了0.5微米制造工艺的停滞,也见证了各子行业的补充和发展,还亲自参与和创立了SMIC和新盛半导体行业的重要玩家对张汝京来说,他的半导体创业并没有走到尽头,但他的离开留下了更好的半导体企业

张汝京因为无法在大陆建厂,离开了实达半导体,离开SMIC是为了SMIC更好的发展,新盛半导体离开时,完成了国产大硅片的突破任务,以便更集中精力建设顶级半导体工厂。

2022年,张汝京离开新恩,加入吉它半导体这一次,70多岁的张汝京没有再自己创业,可能是因为更多的半导体人和企业家加入了国内半导体的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